三湘都市报11月20日讯(文/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宛宛)晨曦中卖早餐的阿姨,摆水果摊的大爷,赶高铁的匆匆路人,送液化气的大哥,骑共享单车赶路的上班族…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往南的书院路社区公园,新增了一堵24米长的“墙面长廊”,长沙最真实的市井生活画面跃然墙面,引来众多市民游客打卡。
11月20日,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书院路社区公园,从另一个视角感受“长沙人的一天”。
“长沙人的一天”网红墙掠影。通讯员供图(下同)
“长沙人的一天”画进公园文化墙
文化长墙与长沙著名的东瓜山夜市仅一街之隔,自书院路社区公园提质改造后,每天都有周边居民前来散步聊天。
长墙上的系列画作取名《亲爱的你呀》,记录的是一幅白底市井人物画卷,记者凑近一看,有保安、跳广场舞的阿姨、粉面馆老板与伙计、街拍小姐妹,还有建筑工人、快递员等,或单人成画,或三五成群,全是记录都市人的日常生活,与周边的市井文化相得益彰。

“公园的变化很大,变得干净、漂亮了。天气热的时候,傍晚老街坊都会来这里纳凉。如今天气一冷,白天来晒太阳的人更多。墙上的画很接地气,蛮有长沙韵味。”住在大椿桥巷的李娭毑笑着告诉记者,文化墙是10月底完成的,深得周边居民喜欢。
“这是借一师范周边提质改造之机,一群有意思的艺术家、文化人、创意人整合各路资源,所完成的作品。”长沙天心区坡子街街道青山祠社区党委书记黄建兰介绍,社区公园扮靓后,增设长凳,长墙也成了公园的点睛之笔,引来不少市民游客拍照打卡。
老百姓的日常才是长沙最真实烟火气
在长沙社区文化里,墙上作画并不算是件新鲜事,记录的多是历史典故、戏曲乐器、名人名作,展示长沙市井生活的却不多。为何会有此创意,记者采访了长墙文化策划——建筑师杨建觉。

“每幅漫画,都是长沙街头真实的一幕,我们专门安排摄影师在6月的一天里随机拍摄,并征得了当事人的同意,算是一次社会学意义的实地调查。”杨建觉告诉记者,照片采集回来后,画家陈秀满以速写的方式进行再创作,再由平面设计师汤婷婷着色点染。
最有意思的是,在拍摄照片时,很多被采集者还讲了大椿桥巷的故事,一位89岁的爹爹,住大椿桥巷有39年了,得知拍照意图后,爽快地一口答应;粉面店的老板从小在大椿桥长大,热情地讲述了大椿桥的许多故事,说以前的京广线老线还曾经过这里。

“给这组漫画起名《亲爱的你呀》,与我1999年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《深圳人的一天》有关,算得上是‘长沙人的一天’。”杨建觉认为,最地道的长沙文化,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,“我所理解的城市烟火气,是社区邻里间的关怀、亲情的守望。要留住城市的记忆,普通老百姓在街头巷尾、城市拐角的生活状态,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。”
责编:杨昱
一审:杨昱
二审:黄娟
三审:周文博
来源:三湘都市报
